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搜索
查看: 6222|回复: 0

科学家实验证明:人死后约150年或会重回人间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12-19 21:36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科学家实验证明:人死后约150年或重回人间

  关于人死后是否有灵魂,一直被科学界争议。大部分认为轮回转世是迷信。但是关于灵魂是否存在,有小部分科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实验来印证。关于这一点,我们看看西方科学家的观点是什么?爱因斯坦(1879.3.14-1955.4.18)是我们公认的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,是现代科学第一人。他在大名鼎鼎的《相对论》中提出,人的灵魂就是脑子里的记忆组。脑电波,是一种类似电波的东西,是这些记忆组发出的,脑电波在空气中传播,假如碰到脑波同频的人,信息才能够被接收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心有灵犀”、“气味相投”。

  人死后,脑波转为在空气中到处游荡的记忆电波,不断游荡,最后回归到大气层外的一个游离电波层。那个地方聚集有众多互相交流的电波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约150年左右的衰减,或受宇宙中数种射线影响,被外力再次引导重返人间,占据一个新生命的脑部,由此控制它的思想,指挥它的行为。

  无独有偶,在英国,山姆.帕尼尔第一个用精密的仪器测量,以科学实验证明“灵魂”是真实存在的。

  全球负有盛名的数学家约翰·冯·纽曼博士,被很多科学家誉为“世上最聪明的人”。这位最聪明的人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:“人体有可能具有一种非物质的‘识我’控制肉体的大脑和遥控物质”。

  1963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·艾克理明确指出“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沟通物质,这就是灵魂的构成”。

  上述观点为西方科学家观点。至于灵魂是否有,静待科学的发展,等到科学条件成熟,用精准的科学事实来说话最为理性,而不是在现有的条件下,一味的否定。

      单单今年,科学家们就在抗衰老研究领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。在8月份,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对抗衰老的分子。在10月份,一种全新的干细胞疗法实现了惊人的抗衰老效果。近期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做出了成果,他们找到一种方法逆转细胞的老化过程,而且发现了抗老化的遗传突变。这全都是好消息,尤其是当你考虑到德格雷博士把衰老视作人类最大的挑战之一时。

  德格雷博士声称:“事实上,衰老每天会导致全球11万人死亡。这是比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更加令人痛苦的事实,这事实上是一个可以通过技术干预解决的问题。”据联合国统计,到2050年全球年龄在60岁和60以上人口数量将增加两倍以上,从2017年的9.62亿增长到2050年的21亿。

      德格雷教授预见,当人类了解如何来对抗衰老时,返老还童诊所将得到蓬勃发展。这些诊所将能够处理与衰老相关的7大问题:组织萎缩、癌细胞、线粒体突变、耐死亡细胞、细胞外基质硬化、细胞外聚合和细胞内聚合。不出所料,这些诊所在初期将非常昂贵,而且将逐渐降低到公众可承受的程度。到那时,抗衰老治疗或许就会像预约一位普通医生一样简单。

  德格雷教授补充道:“到时候不仅抗衰老治疗的研究将得到快速发展,基础设施也将全部到位。”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何许多人都不想变老,逐渐失去身体的控制权不仅令人沮丧而且会让人变得衰弱。虽然我们似乎正接近于解决衰老问题,但是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适合于人类的方案。相关报道:人类寿命的上限是115岁?五国研究团队齐刊文质疑

  据澎湃新闻报道,美国一篇声称人类自然寿命的上限是115岁的文章,齐刷刷地遭到了五个来自德国、丹麦、荷兰、英国、加拿大的研究团队的质疑。

  近日,这五篇质疑文在《自然》期刊上在线发表,驳斥了原论文的结论,认为其数据难以令人信服、存在循环论证等嫌疑。原论文也是刊发在《自然》期刊上。

  其中一篇提出质疑的论文作者甚至将原论文称为“在《自然》杂志见过的最糟糕的论文”。同样强硬的是,原论文作者、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家扬·维吉(Jan Vijg)领导的研究小组在5篇质疑文中逐一进行了反驳,认为质疑文是对他们研究的“吹毛求疵”和“曲解”,坚持原论文的结论是可靠的。

  “我认为最终还是要让数据本身说话,它们具有很强的说服力。”扬·维吉暗示,可能因为自己的统计学结论给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信息——任何事物都指向有极限的寿命,所以招来诸多批评声。

      目前,一对五的科学争议似乎并没有让任何一方说服另一方。

  哥本哈根大学助理教授Maarten P. Rozing是其中一篇质疑文的通讯作者,他对英国《卫报》表示,他不仅不相信存在一个限制人类寿命长度的“生物钟”,而且认为衰老越来越可能被人类所逆转。

  但扬·维吉将没有寿命极限的想法和悖论相提并论。“他们想设计一些模型,来证明极高寿者的死亡率会逐渐下降。这比科幻小说还糟糕。”他对《卫报》表示。

  澎湃新闻就该争议询问国内研究人类衰老机制的学者,其表示,目前尚且无法证明孰对孰错,没法置评,需要科学家进一步消化和研究。

  原论文:1995年后,每年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稳定在114.9岁左右

  2016年10月,扬·维吉小组的研究论文发表在《自然》上,因为具有话题性,随即成为了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。随着医疗卫生、食物的改善,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,百岁人瑞(年龄100岁以上的人)已经不再是“神话”。

  当人类在设想如何通过日益发达的医疗技术延续长寿“奇迹”时,扬·维吉小组的统计学报告无意是泼了一盆凉水。

  起初,他们在汇集40多个国家数据的“人类死亡率数据库”中发现了一个趋势:老年人的存活率在1980年之前不断提升,但在1980年后,99岁以上的老人战胜“死神”的胜算就不再大幅增加了,似乎进入了一个稳定期。

  进一步,他们分析了“国际长寿数据库”中“每年报告最高死亡年龄”这一项数据,时间跨度为1968年至2006年,所选样本为法国、日本、美国和英国这4个百岁以上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。他们发现,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,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不断增加,但1995年左右就进入“稳定期”,最长寿者的死亡年龄平均保持在114.9岁左右。

  根据“国际长寿数据库”中“每年报告最高死亡年龄”(1968年-2006年,法国、日本、美国和英国),扬·维吉团队认为,1995年后,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进入“稳定期”。

  其中也有一些特殊个例,比如目前记录在案最长寿的人瑞是法国老太让娜·卡尔芒,她在1997年逝世时已经122岁。但扬·维吉小组认为,这是离散个例,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15岁左右。

      “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一种符合数据走向的模式了,于是就提出一套解释这一模式的理论。后来他们发现数据和这套理论的确相匹配,那是当然了,因为理论从数据中推演而得,又用同一数据验证理论。”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博士生NickBrown是另一篇质疑文的作者之一,他持有和Hekimi类似的质疑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统计中,对一串数字序列进行分割,有时会出现误判总体趋势的问题。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中,分割的做法可能会过度凸显一些原本暂时的“稳定期”甚至“下降期”。

  面对“循环论证”的质疑,扬·维吉小组的回应是,他们并不是通过同一个数据库来提出假设又验证,实际上是分析了两个独立的数据库。

  “不得不说的是,在统计学里众所周知的是你可以看数据。”扬·维吉说:“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,统计学家不愿意看数据,因为觉得这不客观。但这种想法过去几十年里已经改变了,人们意识到,你就应该看数据,进行推导,然后进行验证。”

来源: 参考消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SiXiang.com 思乡思想

GMT+8, 2024-4-29 23:0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